咬尾龍以白玉琢製而成,沁色古雅。整體器形似圓柱體龍身盤旋成環,龍口咬住自身尾端形成閉環。立體浮雕刻畫龍首,兩面外圈均向內減地一層,使外圍凸起一圈如背脊般的脊稜。
玉環龍首雕琢精巧,階梯式剔地去料數層,分層雕出龍耳、眉目與口鼻,雙目炯然有神,短吻寬大,陰刻眉紋線條短促有力,刀法頗富拙趣,龍身飾數條短陰線以表示鬃毛,肉眼可見清晰的琢碾痕跡。
咬尾龍造型自西周起開始出現,龍身首尾相銜,象徵循環往復、生生不息之意。龍為帶來雨水之祥瑞,以其形琢製之玉器具備禱旱之用,亦有發展成扁環狀的「瓏」型咬尾龍玉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