瓶葫蘆式,圓唇口,頸部鼓起,兩側置螭龍形雙耳,溜肩,扁圓腹,橢圓形圈足。整器紋飾疏朗,琺瑯肥潤,瓶腹正中部以掐絲牡丹龍鳳紋為主要裝飾,以淺藍色琺瑯釉為地,紋飾佈局緊湊,掐絲工整細緻,足牆外壁以回紋為飾,足內鑽有一孔,應於海外作為燈座時穿電線所設置,成雙成對,殊為難得。
抱月瓶,因瓶腹似圓月而得名,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時期流行於西夏的陶製馬掛瓶,左右雙系,用以掛於馬鞍之側,便於騎馬外出時攜帶,後演變為陳設器,美寓花好月圓,深受乾隆皇帝喜愛,據《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》載,乾隆三十八年:「於三月二十八日員外郎四德庫掌五德筆帖式福慶來說太監胡世傑交……掐絲琺瑯抱月瓶一件……傳旨著配文雅座,欽此。」